警惕!老太感染离世,4名亲属相继阳性!这种致命“毒”虫随处可见
2023年05月12日 0人阅读
前几日,绍兴王大姐的母亲上山采茶后出现发烧、腹泻等症状,几天后不幸去世。
料理完母亲后事没多久,王大姐一家和妹妹四人也出现相同症状,送医检测后被诊断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。
图片来源:微博
新型布尼亚病毒也被称为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,国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蜱虫。(该病毒可以人人传播,接触感染者的血液、体液等被传染的几率也很高)
2007年开始,我国蜱虫叮咬致病的事件逐年增多。2010年5月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蜱虫病正式定义为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。
蜱虫俗称壁虱、草爬子、狗豆子,呈红幅色或艇拇色,椭圆形,背腹扁平,体长2~10mm,常常蛰伏在草丛、植物、动物皮毛间,饮血为生。
图片来源:微博
春、秋是蜱虫的活动高峰,每年5~10月十分活跃,近年的暖冬给了蜱虫存活到夏天的机会,外出作业、游玩一定要注意。
蜱虫本身“无毒”但会传播40多种疾病!
蜱虫不自带致病微生物,但因其会吸食各种动物的血,而这些血液中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,当它随后去叮咬人体时,可能将病原微生物传染给人。
蜱虫的前部几乎都是“口器”(就是嘴),上面有倒刺,可以吸附在宿主上数日,疯狂吸血。(芝麻大小的蜱虫会膨胀到指甲大小)
如果蜱虫携带了病原体,经过一定的潜伏期,宿主免疫力无法抗衡时就会发病。
蜱虫的身上可能携带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原虫等大量病原体,会传播莱姆病、斑点热、出血热、森林脑炎、立克次体病、Q热等40多种疾病。
蜱虫病一般存在1~2周的潜伏期,大多数为急性起病,往往会伴随持续高热、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、脏器功能损伤等,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。
斑点热:潜伏期3~12天,全身出现红色斑疹,伴随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精神不佳等症状,最终导致肾衰、心律失常、消化道出血等,不及时治疗的死亡率高达27%。
莱姆病:早期表现为疲劳、头痛,随后发展成脑膜炎、脊神经根病等,数月或数年后进入晚期,出现慢性乏力、亚急性脑病、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等症状。
森林脑炎:最为凶险的一种蜱虫病,早期和感冒类似,2~3天后会出现40℃左右的高热,持续5~10天,严重的话会导致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。
蜱虫叮咬症状疼痛、肿胀、严重毒性反应
蜱虫不会飞、不能跳,常躲在草尖、树梢处伺机“作案”,叮咬吸血时没有痛感,但会造成局部的充血、水肿、急性炎症反应。
被蜱虫叮咬后的主要临床表现:皮疹(水肿性丘疹、红肿、水疱或淤斑)、瘙痒或疼痛、麻痹、发热、畏寒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皮疹呈圆形的靶心状,四周被白色和红色圆环包围。
发热多为持续40℃以上的高热;部分患者会伴有咳嗽、咽痛。
老年人群、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蜱虫病后往往比较危险,重症可能出现肺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。
若是血小板减少、凝血功能异常比较严重,可能出现肺、消化道等出血,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。
被蜱虫叮咬怎么办?千万不要强行拉拽、捏碎
蜱虫咬人一般会选择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等皮肤较薄、不易被挠的位置,叮咬时会注入麻醉物质而较难察觉。
被蜱虫叮咬后,一定要尽快取出,但由于蜱虫的口器上存在倒刺,强行拉拽、捏碎等操作可能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内,吸食的血液回流进入人体,一些致病微生物被带入体内造成感染。
取蜱虫应先用酒精、松节油、液体石蜡、甘油等涂抹在蜱虫的身上及头部,或者点蚊香,让蜱虫自行松口后用镊子贴皮肤夹住蜱虫,慢慢向上拉出,一定要将口器完整取出,然后使用酒精、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。
蜱虫清除后不要用手指碾碎它,应该将它浸泡入酒精、装入密封袋或用马桶冲走。
注意:被蜱虫叮咬时,千万不要用水冲刷,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取出蜱虫后需要观察自身情况,若是出现发炎、红斑、发热等症状,及时就医治疗,诊断是否感染蜱虫病。
蜱虫活跃期如何避免被叮咬?
据国际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蜱虫叮咬事件中有超过20%的人因未及时医治而死亡。
外出踏青、野外作业时尽量避免在草地、树林长时间坐卧,穿长袖衣物并扎紧裤腿,不要穿凉鞋。
尽量减少皮肤的裸露,对于暴露的皮肤涂抹驱蚊液,提前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或2%的敌百虫水溶液喷涂在领口、袖口等位置。
若是家里有狗狗等喜欢进入树林玩耍的宠物,及时检查其皮毛上是否有蜱虫。
另外,从户外回家后要及时洗澡并更换衣物;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,尽早前往医院处理、治疗。
当然,对于蜱虫也不必过去恐慌,首先公蜱虫只会吸附在人体上而不会吸食血液,因而不会传播疾病,只有母蜱虫才会。
其次,并不是所有被蜱虫叮咬的人都会发病,发病的只是少数,及时发现、及时处理和治疗就行。
参考文献:[1]谭西顺. 如何防蜱虫叮咬[J]. 劳动保护,2010(10):116-117.[2]蜱虫叮咬的预防[J]. 健康向导,2010,16(5):37.[3]王祖远. 夏季谨防蜱虫叮咬[J]. 开卷有益(求医问药),2019(5):67.[4]杜恒. 蜱虫叮咬的应急措施及防治[J]. 灾害医学与救援(电子版),2018,7(2):10-11. DOI:10.3969/j.issn.2095-3496.2018.02.009.[5]野外活动要谨防蜱虫叮咬[J]. 农村新技术,2022(7):74-75. DOI:10.3969/j.issn.1002-3542.2022.07.050.[6]怡芬. 被蜱虫叮咬了千万别用手拔[J]. 农村百事通,2014(14):64. DOI:10.3969/j.issn.1006-9119.2014.14.043.[7]祝戎飞,陈浩,孙劲旅,等. 蜱虫叮咬所致红肉过敏[J].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,2015(1):44-48. DOI:10.3969/j.issn.1673-8705.2015.01.009.